国外近代建筑发展史
世界上3栋船型建筑?
诺曼底公寓或东美特公寓。1953年更名为武康大楼。
1995年列入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录。
因为地处淮海中路、武康路、兴国路、天平路、余庆路的交叉口,大楼因地制宜设计成了熨斗形状,造型独特巍峨,一直被视为上海的城市文化符号之一。
它也与美国纽约熨斗大厦、加拿大多伦多熨斗楼一起成为世界上著名的三大船型建筑。
中国近现代建筑三种类型的特点?
外来式建筑:外国列强在我国各租界地按照他们的审美观念建造的异于中国传统式的建筑。如上海汇丰银行、南京的交通银行、南通的商会大厦等。
中国固有式建筑: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中国传统建筑变革形式为代表的建筑。如南京中山陵、美龄宫、广州中山纪念堂等。
中西混合式建筑:与中国固有式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更具有融合的迹象。如金陵大学建筑群、紫金山天文台等。
上海外滩的外国建筑都以前是干嘛用的,谁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数这些建筑都被国家或城市机构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上海外滩的外貌基本没有多少变化。80年代末开始在上海建立了许多新的摩天大楼,有些这些大楼直接建造在旧建筑物的后面(比如外滩大厦),与这些新建筑相比外滩的老建筑显得非常矮小,这深深地改变了外滩的相貌。过去直接在外滩江畔的码头全部被搬迁,江畔的防汛墙也获得了修复和加固。此外在建造延安东路高架公路进入中山东一路的接口处时将过去客运码头的钟楼整个地向南移动了约50米。在外滩的最北段苏州河注入黄浦江处还建造了一个人民英雄纪念塔。一些大楼后来又被出租给外资或国有的企业公司。近年内关于上海外滩建筑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引起了一些讨论。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1843年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怡和洋行等一批英资公司和美资的旗昌洋行。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
上海外滩的外国建筑都以前是干嘛用的,谁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数这些建筑都被国家或城市机构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上海外滩的外貌基本没有多少变化。80年代末开始在上海建立了许多新的摩天大楼,有些这些大楼直接建造在旧建筑物的后面(比如外滩大厦),与这些新建筑相比外滩的老建筑显得非常矮小,这深深地改变了外滩的相貌。过去直接在外滩江畔的码头全部被搬迁,江畔的防汛墙也获得了修复和加固。此外在建造延安东路高架公路进入中山东一路的接口处时将过去客运码头的钟楼整个地向南移动了约50米。在外滩的最北段苏州河注入黄浦江处还建造了一个人民英雄纪念塔。一些大楼后来又被出租给外资或国有的企业公司。近年内关于上海外滩建筑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引起了一些讨论。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1843年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怡和洋行等一批英资公司和美资的旗昌洋行。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kaoxuetang.com/post/11338.html发布于 06-20